和源公考 --- 揚州公職考試培訓本土優(yōu)勢機構 部隊考軍校資料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 頁 | 通知公告 | 培訓信息 | 公務員招考 | 事業(yè)單位招聘 | 教師專欄 | 名企招聘 | 新聞資訊 | 資料下載 | 考生咨詢 | 關于和源 | 聯(lián)系我們
  • 祝賀和源2017年揚州事業(yè)招聘面試培訓班學員朱鴻民(報考崗位:寶應縣體育運動管理中心)獲得事業(yè)面試狀元!面試得分84.4分,位列揚州地區(qū)1717位事業(yè)面試考生第一名!
  • 當前位置: 首頁資料下載其他
    日期:2009-08-13 23:57:25  來源:本站整理

    江蘇省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實施辦法

    江蘇省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國家公務員的合法權利,優(yōu)化國家公務員隊伍,根據(jù)《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guī)定》結合本省部實際,制訂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國家公務員的辭職,是指國際公務員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申請中止其與國家行政機關的任用關系。
    第三條 辭退國家公務員,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解除其與國家公務員的任用關系。

    第二章 辭職

    第四條 國家公務員要求離開國家行政機關,不再擔任國家公務員職務,可以向任免機關申請辭職。
    第五條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辭職:
    (一)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以及調離上述職位不滿解密期的;
    (二)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須由本人繼續(xù)處理的;
    (三)正在接受立案審查的;
    (四)未滿五年(含試用期)服務年限的。
    第六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由本人向所在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填《國家公務員辭職申請表》;
    (二)所在單位應在接到申請表的一個月內依本實施辦法審查,提出意見并按管理權限呈報任免機關;逾期不呈報的本人可以直接向任免機關提出辭職申請;
    (三)任免機關人事部門審核;
    (四)任免機關審批,并將審批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呈報單位及申請辭職的公務員,同時抄送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呈報單位應將任免機關的審批文件存入本人檔案。
    第七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任免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表的三個月內予以審批。逾期未批的,視為同意辭職,任免機關應予辦理辭職手續(xù)。國家公務員在辭職審批期間不得擅自離職。對擅自離職超過十五日的,由任免唧咕給予開除處分,其中縣級以下國家行政機關開除國家公務員,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給予開除處分的,不得重新到國家行政機關工作。
    第八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后,兩年內到與原機關有隸屬關系的企業(yè)或者營利性的事業(yè)單位工作,須經(jīng)原任免機關批準。

    第三章 辭退

    第九條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辭退:
    (一)連續(xù)兩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xiàn)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工作安排的;
    (三)因單位調整、撤消、合并或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xù)超過十五日,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日的;
    (五)不履行國家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國家公務員紀律,經(jīng)多次教育仍無轉變或者造成惡劣影響,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第十條 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并經(jīng)有關機構鑒定確認為已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嚴重疾病或負傷正在進行治療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期及補乳期內的。
    第十一條 辭退國家公務員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所在單位應在聽取本人陳述、本單位群眾意見和核準事實的基礎上,經(jīng)領導集體研究提出建議,寫 出書面報告,說明辭退理由和事實根據(jù),填報《辭退國家公務員審批表》并附有關材料按管理權限報任免機關;
    (二)任免機關人事部門審核;
    (三)任免機關應在接到審批表的三個月內(含任免機關人事部門審核時間)作出是否辭退的決定。辭退 決定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呈報單位和被辭退的國家公務員,并將決定和《辭退國家公務員審批表》存入本人檔 案,同時抄送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
    縣級以下國家行政機關辭退國家公務員,須經(jīng)縣級政府人事部門審核后報縣政府批準,并報上級政府人事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辭退選舉任命的公務員,應當先按法定程序免職后再辦理辭退手續(xù)。
    第十三條 國家公務員辭退或被辭退后,五年內不準重新錄用到國家行政機關工作。

    第四章 失業(yè)救濟

    第十四條 國家公務員辭退或被辭退后,不保留國家公務員身份,自批準之月的下月起停發(fā)工資。
    第十五條 被辭退的國家公務員持《辭退國家公務員通知書》,攜帶本人戶口簿、身份證在三十日內到戶籍所在地縣以上失業(yè)保險管理機構辦理失業(yè)登記手續(xù),領取《失業(yè)證》。尚未開展機關工作人員失業(yè)保險的,到當?shù)卣耸虏块T所屬人才流動服務機構辦理有關登記手續(xù)。
    第十六條 被辭退的國家公務員,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或者按照有關規(guī)定領取一定的辭退費。
    已實行失業(yè)保險的地區(qū)。失業(yè)救濟金的發(fā)放標準及辦法,按照當?shù)厥I(yè)保險規(guī)定執(zhí)行。
    尚未建立失業(yè)保險統(tǒng)籌的,由所在單位在作出辭退決定后的十五日內,將被辭退的國家公務員應領辭退費總額以及必要的管理費用一次性劃給縣級以上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由人才流動服務機構按規(guī)定每月代為發(fā)放,所需費用在單位預算內經(jīng)費中調劑解決。
    第十七條 辭退費發(fā)放標準,按照“低于公務員辦事員的最低公子、高于社會救濟”的原則,暫按國家公務員辦事員最低工資額與綜合補貼、職崗津貼之和的80%,根據(jù)其工作年限發(fā)放:
    (一)工作年限滿一年不足兩年的,發(fā)給三個月;
    (二)工作年限滿兩年的發(fā)給四個月;
    (三)工作年限兩年以上的,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在兩年的標準之上增發(fā)一個月,但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四個月。
    一年試用期內被辭退的,不發(fā)辭退費。
    第十八條 被辭退的國家公務員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的,辭退費停發(fā):
    (一)領取辭退費期限已滿;
    (二)重新就業(yè);
    (三)出境或者出國定居;
    (四)被勞動教養(yǎng)或者依法判處刑罰的;
    (五)其他國家規(guī)定不宜繼續(xù)領取辭退費的。

    第五章 相關事宜

    第十九條 國家公務員對辭退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辭退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作出辭退決定的機關申請復核。作出辭退決定的機關的復核決定應在受理申請后三十日內作出,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省、市國家行政機關被辭退人員對本人所在的政府工作部門復核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核決定后的十五日內向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申訴?h(含縣)級以下國家行政機關被辭退人員對縣級人民政府復核決定不服的申訴應向上一級政府人事部門提出。在申請復核、申訴期間原辭退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
    國家公務員對辭職請求未得到批準的,可依照前款程序申請復核。
    第二十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或者被辭退后不得泄露國家機密,不得損害原單位技術、經(jīng)濟權益,不得擾亂機關工作秩序和他人生活秩序,違反上述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由相關機關或個人提請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guī)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或被辭退后,應在作出批準辭職或辭退決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內,辦理公務交接手續(xù)、還清公共財物,領取辭職或辭退通知書,必要時還應接受財務審計。對在十五日內拒絕辦理有關交接手續(xù)、歸還公物或不接受財務審計,給予開除處分。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辦完交接手續(xù)的,經(jīng)所在單位同意可延期,但最長不能超過三十日。
    第二十二條 辭職辭退工作應依本辦法要求、程序辦理。各單位不得利用辭退進行打擊報復。對濫用職權的,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二十三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或被辭退后,其黨團關系、檔案由其所在單位在作出批準辭職或辭退決定后的十五日內,轉至戶籍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流動服務機構。
    第二十四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或被辭退后到全民所有制單位重新就業(yè)的,其辭職或被辭退前的連續(xù)工齡與重新就業(yè)后的工齡可合并計算。在一年內重新就業(yè),接收單位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手續(xù)。
    第二十五條 國家公務員辭職或被辭退后需要繼續(xù)租住原單位住房的,經(jīng)原單位同意,可以繼續(xù)租住。有關租金、維修、房改等事項按所在地政府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六條 所在單位出資培訓的國家公務員辭職,應賠償培訓費。賠償費按培訓后回原單位服務的年限,以每年遞減培訓費20%的比例計算。如個人與單位訂有經(jīng)過公證的合同,按合同約定辦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江蘇省人事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

     

    Tags:

    作者:佚名
    本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僅供參考,敬請廣大網(wǎng)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和源文化培訓中心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郵箱:190058888@qq.com 蘇ICP備09003716